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您目前所在位置:
>
首頁
>
本館概況
>
工作職責
>
正文

本館概況

 本館簡介 
 全宗介紹 
 機構設置 
 工作職責 

長沙理工大學檔案工作要覽

時間:2020年02月17日 瀏覽次數:【

 

一、追溯歷史

長沙理工大學是教育部于2003年4月批準,由長沙交通學院與長沙電力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實行中央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學校現有金盆嶺、云塘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980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2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紙本藏書351.72萬冊,電子圖書80.26萬冊,中外期刊956種,擁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國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聯盟成員單位。學校設有19個教學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個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9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5600余人。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發展戰略,現有專任教師1986人,其中正高職稱313人,副高職稱657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9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3人,湖南省“團隊百人計劃”1個,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7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計劃”人選6人等。

學校緊緊依托行業,建成了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本科教育教學體系。現有69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土木工程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會計學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11個、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本科專業5個、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3個(土木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9個。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6個,國家級示范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卓越計劃”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25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3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4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7個,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6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踐)教學中心1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仿真實驗教學項目6個。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及港澳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具有招收和培養來華留學生資格,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單位。目前在校留學生400余人,其中學歷生超過85%。與黑山大學、利比里亞大學、沙巴大學分別合作共建孔子學院。近年來,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學生出國出境交流學習。

立足新時代,學校將傳承和發揚優良辦學傳統,遵循《長沙理工大學章程》,實施“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戰略,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內涵發展,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辦優質本科、建一流學科、創百強大學,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

追本溯源,從她的前身—長沙交通學院、長沙電力學院、(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算起,已有64年的滄桑巨變。64年來,幾番風雨,幾度沉浮,長沙理工大學艱難地走過了大半個世紀曲折的道路。

(一)    長沙交通學院

新中國成立之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自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交通是先行,發展交通運輸事業急需培養與之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才。195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在長沙市建立交通部長沙航務工程學校。

1958年7月,交通部根據中央關于中等專業學校體制下放的精神,將長沙航務工程學校下放給湖南省,屬省交通廳建制,學校更名為“湖南航務工程學校”。

1959年7月,湖南航務工程學校更名為湖南省航務學校。同年7月,湖南省交通廳《關于湖南交通學校航道、船機修造兩個專業調整問題的批復》下達后,將航道工程、船機修造兩個專業及學生153人、教師8人轉入湖南航務工程學校。至此,于1956年4月成立的湖南省交通學校改名為湖南省公路學校。

1960年4月,經中共湖南省委批準,將湖南省公路學校與湖南省航務學校合并,在湖南省航務學校校址基礎上創辦湖南交通學院。

1961年3月開始,湖南交通學院定名為湖南省交通學校。

1963年5月,由1957年成立的湖南省交通干部學校與湖南省交通學校合并,并由省交通學校實行統一領導。

1963年12月,學校更名為長沙交通學校,屬交通部建制。

1969年4月,交通部軍事管制委員會給湖南省革命委員會發出公函:長沙交通學校下放湖南省。同年六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組工交組發出“關于撤消長沙交通學校的通知”。

1971年5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組經報請省委批準,同意恢復長沙交通學校,并將長沙交通學校更名為湖南省交通學校。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我國歷史的新篇章,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中國建設出現了蓬勃生機,教育部經國務院批準,頒發(78)教計字1427號文件,同意恢復和增設普通高等學校169所,長沙交通學院為增設中的一所。從此,長沙交通學院步入了普通高等學校的行列。

2003年4月,長沙交通學院與長沙電力學院合并組建長沙理工大學。

(二)長沙電力學院

長沙電力學院前身創建于1956年,學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成長壯大,走過了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

1956年3月,長沙水力發電學校成立。

1958年8月更名為湖南水利水電學院。1956—1958年期間,學校由部屬中等專業學校升格為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后,又調整為部屬中等專業學校,

1959年7月,改名為湖南電力學院。

1964年3月,更名為長沙電力學校。

1971年9月,學校由部屬轉為省管,改名為長沙水利電力學校。

1974年3月,學校改名為湖南省水利電力學校。

1978年8月,更名為湖南省電力學校。

1983年12月,學校在省屬中等專業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部屬普通高等學校,即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

1994年3月,學校更名為長沙電力學院。自1995年1月1日起,長沙電力學院作為事業單位進入華中電力集團,由電力集團按照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參與管理,實行電力部、電力集團共同領導,以電力集團為主的管理體制。管理體制改變后,繼續接受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

2000年2月,根據教育部對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進行調整的精神,長沙電力學院由國家電力公司華中電力集團管理劃歸為湖南省管理。

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其前身:湖南省水利學校, 1956.3.成立 → 1969.3.并入長沙電力學校 → 1978.1.恢復湖南省水利學校 → 1983.9. 更名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2001.7.并入長沙電力學院)和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其前身:湖南省輕工業學校,1958.7.成立 → 1970.8.停辦,1973.7.恢復 → 1985.4.改名為湖南省輕工業專科學校 → 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1993.6. → 2002.5.并入長沙電力學院)先后于2001年7月和2002年5月并入長沙電力學院。

2003年4月,長沙電力學院與長沙交通學院合并組建長沙理工大學。

附:長沙理工大學歷史沿革圖表


二、檔案工作概況

檔案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好學校管理工作的基礎條件,是評估學校各部門工作的尺度,也是衡量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檔案館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也是負責集中保存和提供利用學校各門類檔案的信息中心。檔案館負責對學校的檔案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監督和檢查。

一、檔案工作機構

長沙理工大學的前身主要由長沙交通學院和長沙電力學院(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和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組成,其最早的檔案產生于1956年。1985年,長沙交通學院和長沙電力學院分別成立了綜合檔案科(室),隸屬院辦公室領導。2003年4月,長沙交通學院與長沙電力學院合并組建長沙理工大學,同年9月,長沙交通學院和長沙電力學院綜合檔案科(室)合并為一個綜合檔案室。2004年6月,由綜合檔案室和人事檔案室合并組成檔案館。2015年5月,學工部下屬學生檔案室合并至檔案館。現專職在崗人員10名,其中:副研究館員3人、中級職稱4人、助理館員3人。屬學校教輔單位,副處建制。檔案館內設館長辦公室、教工人事檔案室、學生檔案室、綜合檔案室(分為業務指導室、檔案利用室和信息技術室)。

二、檔案基礎建設

(以長沙交通學院為例)1992年綜合檔案科將教學檔案從文書檔案和科技檔案中分離出來,獨立建檔,為實施全國高校檔案實體分類法奠定了基礎。同時,提出并收集歷年散存于各系部的學生成績85冊,填補了教學檔案的一項空白。為了學院文件材料系統完整地提供利用,收集并編制了學院1986年以來的文件匯編,開創了學院文件匯編的先例。1994年將學院各二級核算單位的財會檔案集中歸了檔,并將全部庫藏檔案按年代重新整理并編制保管序號,共5263卷冊,打印裝訂成十一類目錄。至此,學院形成了黨政、教學、科技、財會四大塊(十大類)檔案管理模式,落實了教育部“6號令”《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的指示精神。

1994年以前的檔案分別按照交通部和電力部的檔案管理模式進行分類管理。1994年以后的檔案按照教育部的《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法》(十大類)進行分類管理。2003年合校后,綜合檔案按照國家檔案局的《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實施按“件”管理;人事檔案執行中組部的《干部檔案工作條例》。

三、檔案工作體制

1、完善規章制度。根據國家檔案局、國家教委、省檔案局、省委組織部等對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完善了《長沙理工大學檔案工作手冊》。

2、統一技術標準。根據《高校檔案實體分類法》以及《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的要求,在“簡化整理、方便檢索、細化鑒定、優化館藏”的科學管理原則下,制訂了《長沙理工大學檔案實體分類法、歸檔細則、整理工作步驟》等一整套技術規范,對檔案的整理歸檔與管理利用提出了具體要求與質量標準。

3、規范管理行為。根據管理工作的需要,對檔案館安全防火、財務管理、財產管理等都制訂了具體要求或形成責任制。

四、檔案管理網絡

學校檔案工作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分管,檔案館負責具體業務管理。學校組建了檔案工作網絡, 50多個二級部門有130多名兼職檔案員,負責收集、整理本部門形成的檔案材料和歸檔。檔案工作做到了學校有人管,中間環節有人抓,具體工作有人做,把工作落到了實處。學校每年召開檔案工作總結表彰會,以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檔案館館藏及面積

檔案館現藏有黨群、行政、教學、科研、基建、儀器設備、出版物、外事、財會、產品生產與科技開發、聲像、學生、人事等十五大門類檔案,截止2019年底止,檔案館共保存綜合檔案157340卷,16849件;人事檔案5744件;學生檔案40000余件;照片4000多張以及各種參考資料750余冊。檔案館總建筑面積1621平方米,其中庫房建筑面積1177平方米。

六、檔案史料編輯與學術交流

學校檔案館先后參與編輯的史料有:《長沙交通學院校史1956—1996》、《長沙交通學院校友通訊錄1956—1996》、《長沙交通學院大事記1956—1991》、《長沙電力學院大事記1956—2002》、《長沙電力學院校友通訊錄1956—1996》、《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40周年校慶紀念冊》、《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情況簡介)》等等。檔案館工作人員積極工作,認真探索,先后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如:“合并后的高校檔案工作思考”、“對高校紙質檔案整理工作的探討”、“按‘件’管理檔案的實踐與思考”、“對改革人事檔案整理工作的思考”、“對高校檔案鑒定工作的再思考”、“照片檔案數字化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高校紙質檔案整理工作改革與創新初探”、“高校檔案館業務流程重組初探”、 “高校檔案鑒定工作之探討”等等。

三、全宗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綜合檔案

(一)黨群類

1、黨務綜合方面:本校黨委會、黨委中心組會議記錄、紀要;黨委工作計劃、總結;黨委發布的決定、辦法、指示、批轉、通報和通知;黨委工作簡報;黨委大事記;本校黨代會文件材料:(1)大會計劃、通知、工作報告、議程、決議、總結、記錄、發言稿、領導講話稿、照片;(2)大會主席團、秘書長和代表、列席代表名單,候選人情況介紹;(3)大會選舉辦法、結果及上級批復;(4)提案及辦理情況;會議簡報等。

2、紀檢、監察方面:工作計劃、報告、總結、調查材料及重要統計;黨員處分、復查材料;群眾來信來訪及處理意見。

3、黨組織方面:組織工作計劃、總結、決定、報告;組織機構設置、變動的報告及決定、批復、通知;副處級以上干部任免、調動和離退休報告、決定、批復、通知等;吸收新黨員、黨員轉正或取消資格、黨員退黨的材料。

4、宣傳、教育方面:宣傳工作計劃、決定、報告、通知和總結;反映本校重大活動的剪報及圖表;有關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通知、條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計劃、報告、總結。

5、統戰方面:統戰工作計劃、決定、報告、通知和總結;統計報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及審批材料;各民主黨派成員和負責人名冊及有關材料。

6、工會方面:學校教代會、工代會的有關文件材料(通知、名單、報告、決議、選舉結果、領導講話、大會發言等);工會工作計劃、報告、決定、重要通知、總結、統計;表彰工會先進集體和個人的材料、名單。

7、團委方面:團代會、學代會文件(通知、名單、工作報告、決議、選舉結果、領導講話、大會發言和大會通過的文件);團委工作計劃、報告、總結及規章制度;各種學會、社團的有關材料;表彰和獎勵先進團支部、優秀團員的材料;處分團員的材料。

(二)行政類

1、行政綜合方面:學校年度、學期工作計劃、報告、總結;校長辦公會議記錄、紀要;本校教育事業規劃、計劃及上級批復;學校評估材料;本校向上級的請示及批復;學年報表及綜合統計;歷史沿革、大事記、簡報等;校史、校友、校慶工作材料;重要的群眾來信來訪材料。

2、人事師資方面:本校人事工作的規章制度、工作計劃、報告、總結;機構、編制規劃、計劃報告及上級批復;干部任免文件及名冊;表彰和獎勵先進集體、先進教職工的材料;處分教職工的材料和復查、撤消處分的材料;人事、師資統計報表;教職工名冊;教職工工資調整材料、名冊;教職工轉正定級、院內調動、錄用、調入、調出材料(包括轉移行政、工資關系介紹信);教職工退職、離職有關材料;師資培養、管理工作計劃、規定、總結;教師進修計劃、安排、總結;工作量的規定及執行情況;教師業務考核材料;離退休處年度工作總結、年度統計表。

3、審計方面:審計工作規章制度、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統計年報及重要報表。

4、保衛和國防方面:保衛工作計劃、總結、報告、調查材料、統計報表;本校師生員工案件的偵察、調查、處分結論材料及上級的批復、判決書;本校師生員工案件的平反、復查處理結論及

上級的批復;保衛工作簡報;國防教育工作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統計年報及重要報表。

5、后勤方面:后勤、國資規章制度;工作總結、報告、統計;房屋管理、調配使用、轉移等的規定、總結;保健工作計劃、總結、規定;師生員工健康狀況調查材料及統計表;計劃生育工作文件及領取獨生子女證名冊;車輛、伙食、綠化工作的有關材料。

6、檔案、圖書、文博方面:檔案、圖書、規章制度;工作計劃、報告、總結;檔案、圖書館指南、全宗介紹、概況、發展規劃、藏品目錄、統計及統計年報。

(三)教學類(包括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與專科教育、民辦二級學院、成人教育)

教學綜合方面:上級下達的有關教學工作的重要文件;教學改革、培養目標和規格、學制等方面的指示、規定、辦法;教學規劃、實施計劃、有關教學的規章制度、會議記錄、調研報告、簡報、總結;教學檢查、評估和各級優秀教學質量評獎材料;非學歷教育的培訓班、進修班發證名單、成績;統計報表;學生運動會破記錄、獲獎名單等。

1、學科與實驗室建設:學科、專業、實驗室論證、評估、申報、審批材料;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建設材料;學科、專業、實驗室建設計劃、簡報、總結、統計報表。

2、招生:招生計劃、規定、生源計劃;新生錄取審批材料及新生名單;委培、代培、自費生計劃、合同及名單;專升本審批材料及新生名單。

3、學籍管理:新生電子注冊名冊、新生入學登記表;學生成績總冊;三、四、六級英語考試成績;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磁盤);學生學籍變更材料(留級、休學、復學、轉學、退學);學生獎勵、處分材料等。

4、課堂教學與教學實踐:各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建設要求及安排、校歷表、課表;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計劃、總結、技能考試名單;本校編制的研究生入學試題。

5、學位:學位委員會授予各層次學位清冊、電子注冊表;學位評定條例、辦法及計劃、總結;校級評審的本科生優秀學位論文;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評審材料。

6、畢業生:畢業生工作計劃、簡報、總結;畢業生供需統計、計劃、合同;畢業生電子注冊表及調配派遣名冊。

7、教材:自編、主編教材;各專業使用教材目錄。

(四) 科研類(分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包括國家級、部級、省級、校級項目)

科研綜合方面:行政、計劃、成果、經費管理文件材料;申報科學基金及有關批復。

1、科研準備階段:開題報告、任務書、合同書;課題研究計劃、設計;課題投資和預決算材料。

2、研究實驗階段:各種原始記錄(含關鍵配方、工藝流程及綜合分析材料);數據處理材料(程序設計說明、框圖、計算結果);設計的文字說明和圖紙(底圖、藍圖、機械設計圖、電子線路圖等);工作階段小結、年度報告;配套的聲像材料。

3、總結鑒定階段:研制報告、論文專著、工藝技術和技術訣竅報告;專家評審意見、鑒定會材料(鑒定代表名單、會議記錄、鑒定意見);鑒定證書、工作總結。

4、申報獎勵階段:科研成果登記(報告)表;獎勵申報與審批材料;獲獎材料(獎狀、獎章、證書)原件或影印件。

5、推廣應用階段:轉讓合同、協議書;生產定型鑒定材料;推廣應用方案及實施情況;擴大試生產的設計文件、工藝文件。

(五)基建類

綜合方面:上級有關基建工作的重要文件;基建工作規章制度;工作計劃、總結、簡報;統計報表;工程財務預、決算;全校性總體規劃、設計總平面圖;水、電、氣管道分布圖;地質勘探、地形測量材料。

1、可行性研究:項目建議書及上級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任務書。

2、設計基礎: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設計、勘察報告、地址圖、勘察記錄、化驗報告、重要巖土樣及說明;構筑物及重要設備和安裝測量定位、觀測記錄。

3、設計文件:技術設計、總體規劃設計、設計計算書、設計評價、鑒定及審批。

4、工程管理文件:征用土地批準文件及紅線圖、拆遷、補償協議書;承包合同、協議書、招標、投標、租賃文件;施工執照;水、電、汽、暖供應協議書;產權證書。

5、施工:土地施工文件;設備及管線安裝施工文件;電器、儀表安裝施工文件;

6、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報告;竣工圖紙;質量評審材料;竣工驗收會議決議文件。

7、基建財務及器材管理:工程概算、預算、決算;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

8、生產技術準備 試生產:試生產管理、技術責任制;設備試車、驗收、運轉、維護記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分析報告。

(六)儀器設備類

綜合方面:儀器、設備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計劃、報告、總結;儀器、設備購置計劃、報告及經費分配方案;有關儀器、設備業務工作的綜合性統計材料。

儀器設備項目:申購報告、計劃、論證報告;領導批復和準購批示;訂購合同;進口設備過程中有關的技術商務文件;開箱記錄、裝箱單、保修單;驗收報告;設備說明書及全套隨機文件材料。

(七)產品生產與科技開發類

綜合方面:各種規定、條例、辦法、制度及手冊、圖表;請示、報告、批復、批示;年度工作計劃、總結、統計報表。

1、銷售管理:產品用戶清冊;銷售合同、協議書、;產品說明書、宣傳品、廣告樣張。

2、產品計劃準備階段:任務書、調查材料、方案論證材料、技術協議與委任書、發展建議書、上級指示批文。

3、產品生產設計階段:總體方案設計;全套設計定型圖紙;產品設計工作總結,設計定型報告及批復;產品說明書、技術條件、標準、產品證明書等。

4、產品生產試制與鑒定階段:產品鑒定說明書、產品證明書、產品合格證;得獎材料、專利材料。

5、產品生產階段:全套工藝定型圖紙、技術條件說明書;生產定型報告及批復;各種更改單及技術通知單;總結報告。

(八)出版類

本校編輯出版工作規章制度、統計報表;出版通知單書刊、音像出版物樣品。

(九)外事類

1、綜合方面:外事工作規章制度、計劃、總結、簡報、統計報表。

2、出國:上級對出國人員的有關文件材料;出國進修、留學取得學位及研究成果論文和各類證書(影印件)。

3、來校:邀請、聘請外籍人士的計劃、批復和來往函件;來校進修、短期培訓研究的外籍人士有關材料。

4、國際合作與會議:中外合作校際交流協議、合同、項目紀要材料;本校完成的國際合作項目、成果等材料。

5、外國留學生工作:錄取審批材料;學籍登記表、;教學計劃、大綱、安排;學習情況、成績及評語;學位論文及學位證書復印件;學生名冊。

(十)財會類

1、綜合方面:上級有關財務會計工作的文件;學校財務管理規定、計劃、總結、請示及批復;學校基金管理工作文件、各類協議、合同。

2、會計報表:決算、預算會計報表;年度以上各種統計報表(含工資報表)。

3、會計帳簿:涉及外事會計帳;總帳;預算內、外帳;專項基金帳;日記帳;固定資產明細帳。

4、會計憑證:涉及外事的會計憑證;各種預算、基金的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存款余額調節表;會計撥款憑證等;銀行對外帳單;涉及債權、債務及未清理完畢的憑證。

5、工資清冊:工資發放名冊;工資轉移、證明、通知存根;各種獎金、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名冊;公積金、醫療保險、物業管理等材料。

(十一)、聲像類

聲像類檔案的內容與以上各類檔案的內容相對應(略)。

(十二)、實物類

實物類檔案的內容與以上各類檔案的內容大致對應(略)。

 

第二部分 教工人事檔案

1.1  干部履歷表,干部簡歷表,以及干部、工作人員、教師、職工、軍人、學生、運動員、知青等各類人員登記表(卡)

1.2  個人簡歷材料(入團、入黨申請書中所附的個人簡歷和 家庭情況除外)。

1.3  屬于簡歷性的各種登記表(團員登記表等)。

1.4  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委員(候補委員)的簡歷,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委員簡歷。

1.5  個人參加革命活動簡歷的材料。

1.6  上述材料中,若有審批機關簽署錄用或任免意見并蓋章 的,按其用途歸入9類。

材料排序:按材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2.自傳和思想類材料

履歷類材料

指履歷表和屬于履歷性質的登記表等材料。

材料清單:

自傳材料指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材料,包括自傳和屬于自傳性的材料。

材料清單:

2.1  干部本人歷次所寫的自傳。

2.2   帶有自傳性的材料。個人自傳、入黨自傳、學習自傳、黨員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如干部革命歷史活動簡歷材料;入黨(團)中的申請書中能分開的自傳內容材料。

材料排序:按材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3.考核鑒定類材料

指干部在各種工作、活動中的考察、考核、鑒定、評議等材料。

材料清單:

3.1  在重大政治事件、突發事件和重大任務中的表現材料。

3.2  參加黨的重大教育活動情況和重要黨性分析、重要思想匯報等材料。

3.3  參加援派、掛職、扶貧和博士服務團等工作中形成的考核、鑒定材料。

3.4  以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材料。干部考核和民主評議的綜合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專項考核形成的重要材料,年度考核登記表。

3.5  實行任期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的領導人員的任期考核評價意見。

3.6  黨委對下一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的綜合評價意見。

3.7  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離任審計考核工作形成的結論性材料。

3.8  反映干部學歷或學習成績為主的學員鑒定、學習鑒定、畢業鑒定、結業鑒定等綜合性鑒定材料。學年評定表、學年鑒定表、學生軍訓考核表、中學生社會實踐登記表、學生在校期間鑒定等材料。

3.9  以思想政治、工作表現為主的鑒定。如個人鑒定、自我 鑒定、掛職鍛煉考核表、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組織鑒定、個人鑒定、群眾評議、出國出境鑒定、現實表現、干部鑒定、工作鑒定、調動鑒定、轉業鑒定、療養鑒定、勞動鑒定、社教鑒定 以及組織上正式出具的鑒定性的干部表現情況材料。

3.10  工作調動、后備干部登記表(提拔使用后歸檔)等以鑒定為主要內容的各類人員登記表。

3.11  推薦入學、參軍、招工、轉干等的群眾評議記錄。

3.12  個人誠信材料。

3.12.1  有關行業監管部門對干部有失誠信、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等行為形成的誠信記錄材料。

3.12.2  人民法院認定的被執行人失信信息、刪除失信信息及刪除原因等材料。

材料排序:按材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4.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學術評鑒和教育培訓類材料

主要指在普通高校、成教機構、黨校、軍隊院校學習,培訓、 留學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

材料清單:

4.1  學歷學位材料。

4.1.1  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籍材料。

4.1.2  報考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研究生)登記表

(招生報考登記表)、學生登記表、學習成績表、畢業生登記表、選拔學生登記表、審查表、保送生登記表、授予學位的材料等。

4.1.3  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材料。

4.1.4  選拔留學生審批表、登記表、學習成績表、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書等。

4.1.5  各省(市)、中央黨校已授予學歷的學習材料。

4.1.6  干部文化補習表。

4.1.7  教育部門或學校出具的學歷證明。

4.1.8  學歷學位審核登記表。

4.2  專業技術職務材料。

4.2.1  專業技術職務材料任職資格申報表、申請表,聘任、套改、晉升、解聘專業技術職務(稱)審批表、登記表、聘任期 滿考核審批表。

4.2.2  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

4.2.3  套改和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審批表,聘用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4.3  職業(任職)資格材料。

4.3.1  職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或職業(任職)資格證書復印件。

4.3.2  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等材料。

4.4  科研學術材料。

4.4.1  學員學習(培訓)考核登記表、科研成果、著作、譯著及重要影響論文(獲獎或全國報刊發表的)等目錄。

4.4.2   科研工作及個人表現評定材料,業務考績材料,被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等評選為專業拔尖人才的材料。

4.4.3  遴選博士生導師簡況表,博士后申請表、博士后工作期滿出站登記表等相關的博士后材料。

4.4.4  被評為名譽教授、院士等相關材料。

4.4.5  中央組織部代中央聯系專家入選證明材料。

4.4.6  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入選證明材料。

4.4.7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審批登記材料。

4.4.8  省部級高層次人才登記材料。

4.5  培訓材料。

4.5.1  為期兩個月以上的業務培訓(學習、進修)登記表、考核登記表、結業登記(鑒定)表、干部進修登記表、培訓證明 等材料。

4.5.2  各類高校、科研機構研究生班課程進修相關材料。

4.5.3  各黨校進修班等未承認學歷的學習材料。

4.5.4  組織人事部門記錄的干部參加脫產培訓情況和培訓期間主要表現材料、考核結果。

材料排序:按材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5.政審、審計和審核類材料

主要指有關政治、歷史和家庭成員、社會關系情況的材料。

材料清單:

5.1  上級批復、審查(復查、甄別)結論、調查報告及主要依據與證明材料。

5.2  本人對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或情況說明材料,撤銷原結論的材料。

5.3  有關本人歷史上重要政治問題的審查材料。

5.4  黨籍、黨齡、國籍、確定更改工作時間的審查材料。

5.5  更改或認定姓名、民族、籍貫、出生年月、入團入黨時間、參加工作等時間材料。

5.6  干部審查和干部基本情況更改形成的材料。

5.7  帶有組織上政治歷史審查意見的登記表、調查表、審批表。

5.8  有關政治歷史情況的個人交代材料和復議審查材料。

5.9  家庭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的證明材料。

5.10  計算連續工齡審批材料等有關工齡的認定材料。

5.11  入伍時間批注和證明材料。

5.12  初次出國人員審查表。

5.13  報考高校(碩士、博士)等各類政審表。

5.14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材料。

5.15  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和任前審核等工作中形成的相關材料。

材料排序:按材料的主次排序,不同類的材料按時間先后排列。

6.黨、團類材料

主要指黨、團組織建設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即參加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及民主黨派的材料。

材料清單:

6.1  中國共產黨入黨志愿書、入黨申請書、轉正申請書、培 養教育考察,黨員登記表,停止黨籍、恢復黨籍,退黨、脫黨,保留組織關系、恢復組織生活等材料。

6.2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志愿書、入團申請書,退團登 記表。

6.3  加入或者退出民主黨派等材料。

材料排序:按入團、入黨、入民主黨派材料分別排列,志愿書放在各自材料前面,其他材料按時間順序排列。

7.表彰獎勵類材料

主要指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先進模范事跡、嘉獎、通報表 揚等材料。

材料清單:

7.1  創造發明獎勵材料。

7.2  各種業務獎勵材料。

7.3  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進工作者、等各種稱號的登記表(審批表),事跡材料,通報表揚、嘉獎和申請授予勛章、 獎章報告表。

7.4  不納入工資檔次的科研津貼審批表。

7.5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登記表。

7.6  一次性領取的高級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材料和管理人員各項津貼獎。

7.7  縣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等予以表彰、嘉獎、記功和授予榮譽稱號的審批(呈報)表。

7.8  撤銷獎勵等有關材料。

材料排序:按材料時間先后排列。

8.違規違紀違法處理處分類材料

主要指違反黨紀、國法的材料。

材料清單:

8.1  紀檢、監察、公安、檢察院、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門在處

理個人違紀違法案件中形成的有關材料。

8.2  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對干部形成的紀律處分、立案審查等有關結論性材料。

8.3  處理處分決定、上級批復、查證核實報告、本人檢查及對處分的意見。

8.4  免予處分的處理意見及個人檢查。

8.5  確屬錯誤,組織上未給予處分的,本人對錯誤的認識或檢查。

8.6  通報批評材料。

8.7  撤銷處分材料。

8.8  經調查屬實的涉及干部個人問題信訪舉報的處理結果材料。

8.9  經查核確實存在問題的函詢通知書、本人回復及處理材料。

8.10  談話誡勉記錄材料、誡勉書。

8.11  領導干部被問責的決定和檢討檢查材料。

8.12  領導干部插手干預干部選拔任用、工程建設、執紀執法、司法活動等重大事項的記錄材料。

8.13  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隱瞞不報行為的處理意見材料。

8.14  紀檢監察機關出具的關于干部經查確有問題不宜使用、不適合擔任現職等情況的材料。

8.15  甄別復查、報告決定、上級批復、及本人意見和申訴材料。干部申訴復核決定、申訴處理決定書、再申訴處理決定書。

8.16  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8.17  公安機關針對個人的治安管理處罰書。公安機關作出的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沒收非法所得、收繳非法財物、追繳非法所得等行政處理決定等有關材料。

8.18  法院刑事判決書、裁定書。如行政警告處分決定、撤銷處分的通告、法院判決書、撤銷判決書的通知、勞動教養審批表等。

8.19  涉及本人的處罰性民事判決書等材料。

8.20  對因審計考核發現問題而受處分的成套材料。

材料排序:按材料的主次排序。

9.工資、任免、出國和會議代表類材料

主要指工資、任免、出國等方面材料。

材料清單:

9.1  工資待遇審批。

9.1.1  工資變動登記表,工資套改表。

9.1.2  見習期、試用期、定級、晉級、升級等工資變動審批表、登記表。

9.1.3  退休人員審批表和領取補助金審批表。

9.1.4  延長退休年齡的專家審批表。

9.1.5  工資停發(恢復)通知單。

9.1.6  延聘審批表。

9.1.7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批文。

9.1.8  死亡呈報表。

9.1.9  撫恤金報告等材料。

9.2  任免。

9.2.1  職務變動登記表。

9.2.2  職員首次套定審批表,職員晉升職級審批表。

9.2.3  錄用、招聘、選舉、提拔、轉干等登記表、審批表。

9.2.4  干部任免、離休、辭職、退職等審批表。

9.2.5  軍銜(警銜)晉升、評級登記表、審批表、評定軍銜鑒定及軍隊專業干部審批表。

9.2.6  入伍登記表,入伍、退伍審批表。

9.2.7  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有關內容的復印件,頒發的聘任通知、聘任書。

9.2.8  組織員、紀委委員、黨委(總支)委員、武裝部干部、援藏人員、團干部、講師團成員登記表、當選各委員會(人大)委員(常委、委員、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主任、副主任、書記、副書記)的相關材料。

9.2.9  后備干部登記表。

9.2.10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登記表、審批表。

9.2.11  選調生登記表及審批材料。

9.2.12  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登記表。

9.3  出國(境)材料。

9.3.1  (因公、因私)出國(出境、赴港澳臺)人員審批(審查、備案)表。

9.3.2  國(境)外表現情況或鑒定材料。

9.3.3  干部個人的國(境)外永久居留資格、長期居留許可、港澳居民身份證等證件有關內容的復印件材料。

9.4  會議代表材料。

9.4.1  出席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代表會議,民主黨派代表會議形成的材料。

9.4.2  代表登記表、委員簡歷、政績材料等。

材料排序:除工資變動登記表、職務變動登記表外,每小類的材料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10.其他可供組織參考的材料

主要指可供組織上參考的材料。

材料清單:

10.1  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學生派遣單。

10.2  合同協議書、人事爭議仲裁書、工會會員表。

10.3  健康檢查和處理工傷事故中形成的有關材料:錄用體檢表,反映嚴重慢性病、身體殘疾體檢表。

10.4  各類體檢表殘廢等級材料,因公受傷或致殘的證明材料。

10.5  辦理喪事形成的有關材料。訃告、悼詞、生平、報道消息、死亡通知書、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及有保存價值的遺書等。

10.6  出國留學人員回國登記表、教育部頒發的出國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派遣通知書。

10.7  再生育子女申請審批表。

材料排序:按材料形成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第三部分:學生檔案

本科生檔案歸檔內容:

(一)招生錄取材料:高考報名登記表、體檢表、志愿表、成績單、高中學籍材料、獎懲材料等;

(二)入學材料:《學生登記表》《學年鑒定表(含思想品德鑒定表)》《健康體檢表》;

(三)學習期間材料:校級及以上的獎勵材料、處分材料、其它資格證認定材料;

(四)畢業材料:《學生成績表》《教育實習鑒定表》《畢業生登記表》《畢業生體檢表》《畢業生報到證》(白聯)《學士學位授予證明書》《婚育證明》;

(五)經學校審定的其它歸檔材料。

研究生檔案歸檔內容:

(一)入學材料:入學前人事檔案、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材料,《碩士研究生實踐考核表》《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研究生個人現實表現鑒定表》《研究生錄取登記表》《個人培養計劃》;

(二)學籍材料:學位授予決定、學籍表(含課程成績單)、碩(博)士學位論文、《論文開題報告書》《論文中期檢查表》;

(三)畢業材料:《教學實踐評定表》《學位申請書》《畢業生登記表》《報到證(白聯)》《體檢表》《婚育證明》;

(四)其它材料:獎懲材料以及經學校審定的其它歸檔材料。

四、展望未來

(一)學校前景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文明標兵單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積淀了“博學、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訓精神和大學文化。自建校以來,為交通、電力、水利、輕工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40余萬高級專門人才。學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蓋全國,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連續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立足新時代,學校將傳承和發揚優良辦學傳統,遵循《長沙理工大學章程》,實施“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戰略,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內涵發展,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辦優質本科、建一流學科、創百強大學,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堅持立德樹人,為培養“底色亮、實踐強,有情懷、敢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檔案工作前景

1、積極推進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方式的改革,大力開展檔案數據庫和網站建設,實現科學、規范、制度管理,扎實提高服務效率。檔案館倡導“勤奮敬業,高效求實,團結協作,爭創一流”的精神,全館人員工作努力,成效顯著。以2019年為例,接收教工檔案材料5749份,整理移交科級以上干部檔案504份;接收學生檔案材料41437份、接收綜合檔案11199件,集中拷貝了宣傳部、校友中心2005年至今的全部數碼照片。全年提供復印材料11135份;檔案外借930件;查詢檔案10744件;接待查閱3808人次;開具證明630人次,配合政審300多人次;轉檔7179份等等。

2、不斷加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綜合檔案管理平臺,努力推進人事檔案管理平臺、學生檔案管理平臺的建設,積極探索在互聯網上進行檔案全文、照片等多媒體檔案的遠程錄入與文件圖片的上載,開展信息檢索打印、任意格式輸出等,加快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進程。

3、加強檔案業務規范,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2019年起以在線傳輸方式接收聲像檔案(數碼照片)以及綜合檔案電子目錄,實現綜合檔案信息化管理;2020年起對校園電子化辦公系統中產生的電子公文正式實行網絡化實時歸檔管理;2021年著手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實時遠程服務。

 

 

                              長沙理工大學檔案館

                               二0一九年十二月


 

上一篇:長沙理工大學檔案館館長及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下一篇:檔案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

【關閉】

依法治檔
科學管檔
高效用檔
服務至上

郵編:410076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赤嶺路45號長沙理工大學檔案館(金盆嶺校區十三號教學樓北面)


郵箱:danganguan1@csust.edu.cn

    電話:0731-85213129

    傳真:0731-85213129


?長沙理工大學檔案館 ?Copyright??2023? 版權所有 您是第 位來訪者
  • <center id="9wjrh"></center>
    <bdo id="9wjrh"></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