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疏有度,遠近相安

我們的人際關系就像刺猬一樣,
想靠近相依取暖各自的刺卻將對方刺得流血,
只能調整好姿勢拉開適當的距離,
才能彼此溫暖,又不傷害對方。

這些“刺“就像我們人際交往的邊界,
而所謂邊界,就是你的事歸你管,我的事歸我管。"(摘自喬治 《自我邊界》)

(1)自己有情緒需求時,不考慮與對方的關系是否合適這樣做,不經允許、直接找不熟的人宣泄情緒。
甚至在大倒苦水后,因為對方回避或拒絕的態度而憤怒甚至指責對方,不知不覺進一步侵犯他人的邊界感。

(2)在對他人主觀臆斷、猜測時也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且期望自己的話語一定讓對方有所反省,極具攻擊性。
如果此人性格較為壓抑,會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狀態。

(3)人際關系中顯得過于有控制欲。
比如B和A、C都是好友,A與C通過B介紹認識并建立合作關系,但B認為自己是中間人,有理由“關心“兩人的關系。
也例如過年時過度好奇你私生活信息的親朋好友。

(4)在他人有情感、情緒需求時,不經他人許可也未能真正理解對方的需求,用自認為全能、權威的形象直接“關心”“處理”對方的情緒。
如果對方沒有按照直接的期待做事,會容易感到憤怒并指責對方。

人際交往中,我們感到被冒犯時,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你對這些行為不喜歡或者不感興趣,并且告知對方繼續冒犯你的后果。

圖片來源:@233的成長Daily
如果一個人多次不尊重你的界限,可以考切斷這段交往,這體現了一個人的自愛與自我保護意識,以及界限設定的勇氣和追求幸福的決心。

希望我們都能合理掌握邊界感
享受每一份友誼和自由
(文/陳雪娜 圖/來源網絡 審核/禹敏 李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