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圖書館在金盆嶺校區九教二樓會議室舉辦“云影悅讀講壇”第十六期講座。本次講座是學?!?.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之一,由圖書館和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知名時事評論員、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曹林教授應邀主講。圖書館館長杜榮華、副館長魏紅梅、閱讀推廣部門全體成員以及各學院近百名師生參加。

曹林以“深度表達是一場抗拒凍結的‘思維障礙賽’”為題,指出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依賴技術裝置,從而忽視了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人工智能期待出現“不可能三角”:既拒絕如機器般被數據馴化,又期待其無條件服務,同時恐懼被替代;他從這種矛盾心態出發,提出要在技術洪流中借助批判性思維擺脫思維惰性,打破教條,通過不斷給思維“解凍”來保持思維的活力?!盀槭裁次覀兞晳T說風景如畫而不是畫如風景?”曹林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透過淺層表象,深入探討深度思考和表面思維的差異,思考習慣性思維背后的深層含義。“經過時間錘煉的經典作品,最能讓我們沉入水底,平靜觀察水面的暗流涌動?!?/span>他還提出日常要增加認知的深度,多讀書,讀經典。

在互動環節,現場一位同學分享自己對《文心雕龍》的深入閱讀和思考,提出“如何既吸收《文心雕龍》的文學性,又不會落于書中提供的框架定式”。曹林對這位同學的提問表示贊賞,分享了對評論寫作四個境界的認知,鼓勵同學們認真讀經典,提出自己的問題,形成自己的智識。

本次講座持續兩個小時,曹林從多個緯度剖析了現代人面臨的思維困境,通過生動案例與理論解析,引導學生打破認知凍結,實現深度思考。講座反響強烈,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受啟發,尤其對如何突破思維障礙和深度表達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也更加明確了在信息時代中如何保持獨立思考。
(文/王婉蓉 圖/易雯 一審/周思妤 二審/梁小利 三審/魏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