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人生如此美麗
-記全國優秀教師、我校外國語學院肖鍵玲老師
2012年下學期臨近元旦的一個周末, 12級道路工程享越班全體同學行動起來,他們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為他們的老師折干紙鶴、做花籃、寫明信片;
也是那個周末, 12級和11級會計班學生在這位老師的家里包粽子、餃子,為她做各色有趣的手工和花,還聯合為她表演各種節目;
她所任教的其他班的學生也紛紛從云塘校區趕到金盆嶺她的家中來看望.……….
因為,她病了,患上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她的學生很心疼。讓這些學生更為崇敬和感動的是,她并沒有退下講臺,離開學生, "她是一個講臺高于一切、學生大于一切的老師,是我們的好朋友、好媽媽!"
她就是肖健玲,外國語學院一位即將退休的普通教師。2014年,她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從教30多年來,她用自己美麗的人生展現了一位教師的風采,感染和感動著她的每一位學生。
講臺:讓她的人生充滿希望
在肖老師自己的眼里,講臺,已經融人她的生命,并且令她的人生充滿光輝。“只要站1在講臺上,我就可以忘記私事,因為我愛學生、愛工作。”她說。這一點,連她的兒子也深有體會。
2004年的一天,肖老師的兒子在陽臺上晾衣服,不小心摔了下來,有老師跑來告訴正在開會的肖老師,她當時腳都軟了,但她依然堅持到開完會才趕去醫院。安頓好兒子的事到家時,已經是半夜兩點多鐘,第二天她又照常走上了講臺。當時她所帶的會計二班學生不確定是不是肖老師的兒子出了事,大家私下里打賭:今天如果肖老師來上課,就證明出事的不是她兒子,要是不來就真是她兒子出事了。看到肖老師照常精神抖擻地來上課,大家都松了一口氣。但事后大家才知道,那時她的兒子還在重癥監護室躺著…多年來,肖老師全副爭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因為教學工作量超負荷,她經常失眠,有一次甚至暈倒在課堂。她的學生們都說,在大學遇到這樣一個負責的英語老師是多么不容易,她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英語知識,更是一種堅強、勇敢、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永遠是主體。“我會問學生許多問題,我喜歡聽學生不同的答案。”
-說起學生,肖老師一臉興奮。肖老師的講臺不局限于課堂,她隨時隨地都在準備著給學生學習的機會,有時甚至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在以前沒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時候,她買了很多與上課內容相關的磁帶,并邀學生輪流到她家里去看英語電影,請他們在家里最多的時候一次去了二十幾個人,地方不夠大家就直接坐在地上,飯少了她不停地煮。后來,她索性把自己小電飯鋼換成了大的電壓鍋
她在任數的幾十年里,一直指導著學生的英語演講。自2001年至今、肖老師每年負指導一批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和演講賽,取得不少好成績,但是她從不掛名要獎勵和證書。“我喜歡的是孩子們的進步,這就足夠安慰了。”來自土建學院的黃念星學在大一的時候英語不是很好,肖老師每次見了他都會說: “黃念星,你又進步了呦!正是這種鼓勵,讓他在今年的學校“勵志杯”英語演講比賽中獲非專業組第二名。
病魔:讓她的人生更加燦爛
在同事十幾年的毛解玉老師心中,肖老師永遠樂觀,也總是把她的正能量傳遞給自己的
學生、比如,病魔的侵裝沒有壓垮她,反而讓她的人生更加燦爛
自從25歲因懷孕引起腰椎骶化、關節疼痛后,肖老師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常常是躺會兒就必須坐起來才能緩解疼痛,坐久了又會忍不住困意躺下去,這樣反反復復,幾十年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但每一次課,肖老師都是精神飽滿。“習慣了。”她淡淡地說。
肖老師的一生可謂坎坷。29歲時,和她一樣愛崗敬業的丈夫不幸英年早逝,她獨自帶著4歲多的孩子來到我校前身之一的長沙交通學院,除了撫養兒子,她還要贍養前夫的父母,直到兩位老人九十多歲時去世; 54歲時,她和第二任丈夫生活變得平順了,卻又意外得知自己罹患白血病。
生病后,她告訴自己,每一天都要堅強地有意義地生活下去。肖老師的弟弟要她放棄上課待在家中,她的丈夫也希望她多休息。她說: “我不能讓自己待在家里,待在家里就是把自己當病人了。如果把自己當病人你就是病人,把自己當堅強的人你就是堅強的人,我不能倒下!”
“我只流了一滴眼淚,并對我老公說,我舍不得離開兒子和學生,。”這是她在被檢查出患白血病后唯一的一次流淚。
“只要是能上課,我什么治療都愿意做。”為了能一直堅持上課,肖老師停掉了副作用很大、影響上課的西藥,即使全身浮腫最難受的時候,她也沒有停過一次課。“我知道學生都不希望換老師,如果我不上課,就會換人。”
大愛:讓她的人生無限精彩
肖老師家庭經濟并不寬裕。前夫去世后,她一個人要撫養孩子,還要贍養前夫的父母。但她并沒有因此減少對學生的幫助。也正是因為肖老師的大愛情懷,讓她的人生無限精彩!
2006年,我校2003屆本科畢業生曾健不幸患上白血病。獲悉這位已經畢業離校的學生的不幸遭遇后,當時家里的唯一掙錢人、工資不到兩干的肖老師立即匯寄1000元給他治病。
2009年,曾健在病床上告訴媽媽: “如果我這次挺過來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長沙看肖老師;沒有挺過來,就請媽媽代勞。”這個學生終于沒有能再挺下去。2010年,這位學生的母親完成了兒子生命最后的愿望,打長途電話向肖老師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但是肖老師仍然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她動情地說: “我本來可以每一個月都寄一千塊錢的,但是當時自己并不了解白血病,并沒有做到,自己做得并不多,卻被學生這樣記著真的很慚愧。”
其實,只要是她的學生,每一位都記著肖老師的好,都感受過肖老師的大愛。她的學生,無論畢業多久了,還像剛剛畢業時一樣,與她保持著密切聯系。07級的施文俊同學說:“如果說背老師要用好字來形容的話,前面一定要加“非常,兩個字。這樣的老師怎么不讓我們崇拜呢?"
對于肖老師來說,讓學生在家煎藥,請畢業生在離校前夕吃飯、借錢給學生或帶學生去看病、給住院的學生送飯菜等等是常有的事。
95級學生梁英和同學患腎炎住院,肖老師每天做好飯菜讓小學生兒子送去醫院;97級教學實驗班的一位名叫鄭鋒利的學生家境十分貧寒,幾乎要輟學,肖老師知道后積極到學校有關部門反映,終于讓這位學生獲得了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打消了輟學打工的念頭; 02年,肖老師遇到幾位不愿接受幫助的學生,巧妙地借改作業為由資助01級羅衛民等6位貧困學生4000余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07年,肖老師通過自己的英語課代表將500元送到當時水利學院05級給排水班的杜柄展同學手里,資助他弟弟換腎,并特意叮囑不要說是肖老師送的……肖老師最喜歡看的電影是《阿甘正傳》、《勇敢的心》,她說她和阿甘一樣都是一個簡單的人、堅強的人,她希望自己永遠是一個與命運抗爭的斗士,她也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是勇敢、堅強的人。今年10月份,她就要退休了,但她依然不準備停止奔跑,依然在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她為之奮斗的教育事業,依然在綻放自己美麗的人生…
(采寫者:張曼麟、馬超、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