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圖片新聞

MORE+

新聞資訊

MORE+
◇ 當前位置:首 頁 > 正文 >

圖片新聞

讓紅色文化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立德樹人的根和魂

發布日期:2022年04月20日 11:13  來源:

原標題為:讓紅色文化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立德樹人的根和魂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以“四個一批”推動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pic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傳承紅色文化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建成一批紅色文化教育場館,打造一批學生文化社團,培育一批校外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一批校內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院所,傾力推動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學校榮獲“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等媒體多次予以深度報道。

一批紅色文化教育場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最美打卡地

學校先后建成一批紅色文化教育場館,打造紅色文化高地。黨史教育館打造紅色引擎。學校黨史教育館,展廳面積600余㎡,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題和偉大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等重點打造,向參觀者直觀呈現了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的偉大歷程。開館以來,共有2萬余名師生到館參觀,成為學校開展師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紅色書屋賡續紅色血脈。在校圖書館建成紅色書屋,收藏包含革命歷史、英雄事跡、黨建思政等1500余種紅色主題圖書。書屋啟用后,來看書的師生絡繹不絕。他們在書屋內品讀紅色經典,追尋先烈足跡,繼承革命傳統。面向全校連續舉辦14期“紅色故事匯”活動,先后有600多名學生在書屋內講領袖人物,講民族英雄,講革命精神,爭當紅色故事講述人蔚然成風。紅色陣地激活紅色動能。學校在教學區、宿舍區設置10余處紅色櫥窗,李大釗、毛岸英、趙一曼、焦裕祿、孔繁森、屠呦呦、鐘南山等一批優秀共產黨人的大幅照片和光輝業績矗立在教學區主干道兩側,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榜樣的風采。在學生公寓大廳、宿舍走廊等地,設立學生閱讀紅色書籍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專門區域,開展豐富多彩的愛黨愛國學習交流活動。思政工作創新發展新媒體中心鑄就傳播紅色精神新高地。中心制作了“支部書記講黨建”“紅色精神我傳承”“讓青春在創新創業中閃光”等一批深受大學生歡迎的新媒體系列作品。

一批學生文化社團:發出“聽黨話,跟黨走”時代最強音

學校擁有紅色精神宣講團、“金號角”軍樂團、大學生藝術團等一批紅色文化學生社團,以傳承紅色精神為主旋律,以浸潤方式引領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去。紅色精神宣講團深入學校、社區、企業開展宣講20余次,聽眾達4300多人。同時,通過制作微黨課視頻擴大宣講影響,宣講受眾近2萬余人。宣講團成員的宣講視頻在微信公眾號和網站上推出后,月瀏覽量10萬人次以上。“金號角”軍樂團每逢學校重大活動,都參加演出。軍樂團以演奏耳熟能詳的紅色曲目為主,《紅梅贊》《英雄贊歌》《祖國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曲曲膾炙人口的樂曲,激勵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大學生藝術團把排練與演出相結合,排練采用全開放式方式,每次都吸引眾多師生觀看并加入到排練隊伍中,使紅色歌曲彌漫在校園上空成為一道風景。藝術團改編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編沂蒙山小調》榮獲山東省大學生合唱藝術節一等獎,《石榴花開》榮獲山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類一等獎。國旗護衛隊在一次次升旗儀式中接受紅色洗禮,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們對國旗忠誠,對祖國熱愛的精神一直在傳遞著。近兩年,他們參加校內外重大活動達20余場次,每一次都憑借一流的精神面貌和業務水平,把純粹而樸素的愛國情懷融于莊嚴而神圣的升旗儀式中。國旗護衛隊被日照市授予國防教育先進組織。

一批校外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激發思想政治工作新活力

學校以“三個狠抓”為突破口,堅持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一批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把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有效銜接、充分融合,激發思想政治工作新活力。

狠抓陣地建設。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學校與日照市委黨史研究院、日照市社科聯緊密配合,命名打造一批知名度高、館藏內涵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性強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日照市抗日戰爭紀念館、日照市方志館、日照革命史紀念館等10余所場館先后掛牌成為學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思政課教師開展體驗式、情景式和沉浸式教學,開展“宣講+”實踐教學活動,目前已開展各類實踐教學活動20余場次。狠抓師資建設。圍繞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思政課教師主講日照市“同城大課堂”思政示范課、主持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傳統文化與明德修身》,在實踐中形成具有山外特色的“一體、兩線、三課、四融合”教學模式,提升了思政實效性和影響力。狠抓教材建設。形成各學段相互銜接的思政課教材體系,學校聯合日照市委黨史研究院、市教育局等單位,組織編寫了以地方紅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包括《日照地方黨史人物》《日照水庫精神》《安哲的故事》等,形成了新時代“大思政課”教材建設的“山外特色”。

一批傳統文化研究院所:形成培根鑄魂新品牌

學校建設了一批校內傳統文化研究院所,傳播地方傳統文化技藝,打造形式鮮活、意蘊豐富的優秀文化作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學校成立民間藝術研究所,下設民藝工作室、農民畫工作室、黑陶大師工作室、葫蘆藝術工作室、傳統木工工作室、剪紙工作室等非遺項目工作室。每個工作室由1-2名民間藝術大師或非遺傳承人領銜,組成教學科研團隊,編寫教材,錄制音視頻。在全校開設傳統文化選修課,引領學生參與地域傳統文化、民間美術、非遺項目調研與記錄,同時,多次組織民間藝術家進社區、進鄉村、進軍營、進學校、進敬老院等活動。學校加大校內省級科研平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平臺的建設,積極開展非遺文化研究,培育重大成果,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5個非遺項目共14名專家教師的研究團隊,近300名學生參與研究團隊的學術活動,使非遺保護、技藝傳承、研究創新等取得多方面成果。被日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授牌“日照市非遺保護與傳承基地”,先后獲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美術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等近10項課題。民間藝術研究所成員榮獲山東省政府獎“泰山文藝獎”二等獎、第八屆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博覽會“人立陶琉”杯山東工藝美術創意獎“銀獎”、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金獎”、山東省大眾藝術節“金獎”。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以“四個一批”為重要抓手,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喜人成效。學生綜合素質逐年提高,在市級以上學科專業技能競賽中獲獎1200多項,獲得專利和軟件著作80多項,學生參加“三下鄉”活動7300余人,90%以上的大學生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11個基層黨組織受到國家和省市表彰。


  • <center id="9wjrh"></center>
    <bdo id="9wjrh"></bdo>